“小龙虾?”

“嗯。”

徐辉只见余欢点了点头。

那目光,忽的就像是探照灯一样盯着他,眉毛凝着,严肃而专注。

徐辉一时不免有些紧张,愈发口齿不清:

“作为厨师来看,当然是可以,用来做口味虾了,口味虾的特点,有四个,色艳,汤浓,味重,香辣。吃小龙虾,还是得五月中下旬的时候,温度升高,一直到,九月份,入秋,这个时间段的小龙虾,肉质,最饱满,最好吃!”

口味虾便是香辣小龙虾,属于比较正宗的说法。

和口味蛇、口味蟹一起,这几道湘菜,乃是星城夜宵界的三大巨头。

特别是口味蛇,适合皮肉分开吃,蛇皮入味弹牙,蛇肉牙口一咬之下能撕成线,极其考验厨师的火功。

哪怕再对吃蛇这档子事感到抗拒,但只要尝过正宗的口味蛇,绝对口嫌体正直。

羊城和星城,大概是最喜欢吃蛇的两个城市。

不过以后再也吃不到了。

咳咳,不要知法犯法!

余欢稍许斟酌,继续问:“还有呢?”

“……”

徐辉沉吟了一下,方说:“除了我们湘式的口味虾以外,还有潜江油焖小龙虾,粤式蒜蓉,淮扬十三香,哦,还有卤虾!”

闻言。

余欢点了点头。

这徐辉,在这個时候对于小龙虾,还算有一定的认知。

小龙虾随国外货轮压仓水等生物入侵途径进入我国境内,此时被污名化严重,谣言四起。

比如,小龙虾是小日子用来清理尸体的,还对其进行了基因改造。

比如小龙虾生长在下水道很不干净。

比如小龙虾重金属超标。

小龙虾不能吃的新闻,隔三差五就跑出来,挑动下大众的神经。

直到明年,媒体开始关注小龙虾产业,专家教授纷纷发文高强度辟谣。

通过密集的报导,推动小龙虾普及,稻田养虾法也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风靡。

六月到十月份种稻,十月至来年五月养虾,一稻两虾连作,广大农民伯伯也算多了许多收入。

产业链成熟之后,到2017年,小龙虾成为当之无愧的夜宵之王。

此时主营炸串的文和友,仿佛嗅到了机会,开始转型,今年下半年尝试着在星城开了它的第一家龙虾馆。

天时地利人和,文和友以此立足发展,多年后作为超百亿估值的独角兽,年销售额超过2亿,甚至成为了一张旅游名片。

“我那个土豪朋友,有投资做小龙虾馆的想法。”余欢指尖慢慢叩着桌面:“徐辉,你怎么看?”

元芳,你怎么看?是今年的流行热词。

“啊?什么,我怎么看?”

余欢感觉跟他打交道不是一般的难受。

明晓他以后好歹能靠手艺,一个人撑起一家不大不小的馆子,肯定也不是蠢人,只是性格有点呆。

索性尝试,能不能给他醍醐灌顶一下:

“今后已经不是大鱼大肉大碗饭的时代了,我和我那个土豪朋友,觉得小龙虾的前景非常不错。”

徐辉静静地听着,半晌才点头说:“欢哥,我懂了,你的,意思是,想请我,在你们店做小龙虾?”

余欢不禁长叹口气:

“你个刚从新东方出来的,就算进了大饭店的后厨,最多是打荷切配,离上灶台还远着。在我们店做小龙虾?你能做好小龙虾吗?”

“哦,欢哥,我知道伱们是要做,大生意的。”徐辉挠了挠额头。

“不是看不起你,反而对你期望很大。”余欢沉吟:“我那个土豪朋友,明年年底,准备先投资一千万,如果给你一年时间,能不能带技术入股?到时候,可以给你十个点的份额,你仔细想想。”

余欢叩着桌面的指尖忽然一滞,补充道:

“当然了,口味这一块,必须要做到顶尖,不弱于人。”

他看过徐辉未来的境遇,此举也算千金买骨。

这哥们是个人才。

徐辉刚刚二十,一个还没有见过世面的腼腆小伙子,被余欢说得是一愣一愣的,听到一千万就脑壳昏。

咽了口唾沫:“我哪里来的技术?”

“小龙虾的做法又不是不传之秘,馆子多得是,哪里好哪里坏,你个学厨的不知道?”余欢老神在在:“去学习,去钻研!你明年就把这一件事做好,我保你飞黄腾达!”

徐辉的头脑在被冲昏之际,还留有一丝清醒:“欢哥,为什么是我?”

“因为我们后续投资比较大,需要一个信得过的,在菜品这一块把好关。请那些老师傅的话,里面门道太多了,个个都是老怪物,我和我朋友都很忙,没空跟他们玩。”

“你是说,要我,做总厨?”

这孩子终于开窍了。

余欢苦苦皱着的眉头,终于得到舒展,笑了起来:“没错。”

“欢哥,你别跟我,开玩笑了!”徐辉一脸不敢置信。

“我没跟你开玩笑,”余欢抚掌:“就从这家店开始,我给你五千块,你自己拿去做采购。一个月的时间,看你这五千块,到最后是亏还是赚。”

闻言。

徐辉莫名感觉哪里有点不对。

意思是他除了颠勺,还要管理这个店?

还要去买菜?

到底谁是老板?

事情的发展过于离奇。

他本来只是过来炒炒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盖码饭,想着赚个五千块,让今年的春节过得滋润一点的……

莫名捕捉到一个关键点:“为什么,是一个月?”

“这个你就别问了,”余欢摆手:“这段时间你就吃住在店里,自己把那个小房间的杂物收拾收拾,再买个折叠床应付一下。对了,你姐徐倩在干什么?”

“在家里,不是睡觉,就是看电视,哦,还有吃饭。”徐辉说到他姐脸上就有些怨念:“都胖的跟个猪一样了。”

徐倩和余松年两个人,体型相得益彰。

几年后两边父母还商量着要结亲家,两个年轻人也有那意思。

不过余老爷子不同意,嫌徐倩在村里风评太懒散了。

二伯最是听他爹的话,这事也就吹了。

余欢的评价是,这年头的年轻人都是起床困难户,一回家了都是睡到天荒地老。

徐倩只不过胖了点,无端受了许多指摘。

余欢当即拍板:“叫过来给我做事,两千一个月!”

“哦。”

徐辉挠了挠额头,一脸小心翼翼试探地说:

“你讲的,都是真的,欢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逐梦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的我选择与天后领证,重生的我选择与天后领证最新章节,重生的我选择与天后领证 蚂蚁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